回望百年,青春向党。每一次搏击风浪的天空下,都激荡着青春的旋律;每一个勇毅前行的足迹中,都饱含着奋斗的艰辛。
时光不老,青春正好。穿越世纪风云,踏上百年征程。新时代的青年,青春正当时,奋斗正当时,更应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留下青春奋斗的鲜明印记。
为庆祝建团百年,激昂青春奋斗,让我们一起走进百年团史,追寻信仰之光,勇担青春使命。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等控制的武汉国民党中央召开“分共会议”,决定同共产党决裂,彻底背叛了孙中山制定的国共合作政策和反帝反封建纲领,持续三年多的中国大革命失败了。在这时,中国共产党和共青团遭受到了自成立以来不曾遭遇到的严峻考验。
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人没有被国民党的血腥屠杀和白色恐怖所吓倒,在黑暗中高举革命的旗帜,开始了新的战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开展创建工农武装、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之时,共青团始终跟随党战斗在最前线。各地共青团组织积极发动团员青年参加党领导的武装起义和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工作,随着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使共青团工作又开辟出了一片新天地。
1927年8月1日,在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的领导下,由共产党掌握或影响下的北伐军两万多人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开始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革命军队新时期。南昌起义后不久,在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秘密召开八七会议。会议只开了一天,这次会议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批判和纠正了大革命后期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新方针。
毛泽东在八七会上指出:“对军事方面,从前我们骂中山专做军事运动,我们则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蒋唐都是拿枪杆子起的,我们独不管。现在虽已注意,但仍无坚决的概念。比如秋收暴动非军事不可,此次会议应重视此问题。新政治局的常委要更加坚强起来注意此问题。湖南这次失败,可说完全由于书生主观的错误,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会议决定以武装斗争反对国民党的屠杀政策,实施农民暴动计划。对于中共领导机关过去不重视武装斗争问题,八七会议进行了认真的检讨和深刻的反思。
八七会议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中的各级党组织指明了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从而开始了中国革命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为了总结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确定党的路线,中国革命任务和解决党所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1928年6月18日到7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苏联莫斯科举行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在一系列存在严重争议的有关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上作出了基本正确的回答,在党内思想十分混乱的情况下,大体统一了全党的思想,这对振奋全党的革命精神、统一步伐、推进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中共六大一闭幕,团中央请求在莫斯科召开团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系统总结了团四大以来的工作和经验教训,充分肯定了共青团在大革命失败以后的工作,大会根据中共六大对中国形势的估计和分析,认为团的基本任务应该是把广大的劳动青年团结在党的周围,进一步发动他们参加民主革命,协助党建立红军,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在这些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共青团组织和其他青少年组织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中共六大之后,随着各项决议的传达贯彻,在两年间中国革命出现走向复兴的新局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在艰苦的斗争中得到壮大,农村革命根据地也逐步建立,并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到1930年,全国正式红军已发展到13个军。
井冈山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刚开辟时,毛泽东便立即着手湘赣边界各县党团组织的重建工作。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初期,湘赣边界各县还处于白色恐怖之中,为了躲过豪绅地主以及反动武装的耳目,团组织的建立完全在秘密状态中进行团的工作,或是利用办平民夜校等形式,把青年群众吸引过来,或是装扮成砍木的、打铁的、看病的、做生意的、走亲戚的,出没在各个村庄,暗地里把革命种子散布开。
对于反动势力较强的村庄,则通过关系在夜深人静时潜进村区活动,他们对青年群众反复进行阶级教育和实施斗争的考察,然后吸收那些苦大仇深、诚实勇敢的贫苦年轻人入团,建立团的秘密组织,在红军和赤卫队等革命武装力量到达的地方,则公开对青年进行宣传革命,发动青年群众参加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然后把从斗争中涌现出来的积极分子秘密发展为团员,建立团的秘密组织。
中共六大之后,根据党中央1928年5月25日的决定,各革命根据地的工农武装部队都一律改称为红军,同时加强了工农武装部队的建设工作。与此同时,红军中央共青团工作也逐渐得到重视和加强,到1930年11月,在军以上政治部设立了青年部,师以下单位设立了团委,从而形成了共青团在红军内部比较完整的系统领导,我们军中的共青团工作成为红军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对于巩固和提高红军的战斗力发挥了重要作用。